时间: 2024-06-16 23:52:52 | 作者: 沃尔沃发电机组
2022年6月23日当天,当发电地板铺在园区中央,看到人来人往欢声笑语之间,电力一点点蓄积起来,曜葵觉得,这是科技对“绿色奥运”最好的呼应。对于无数和他一样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绿色体验”。
2022年6月23日傍晚,杭州城西阿里巴巴总部园区内,灯火渐次亮起。北回归线的夕阳仍未落山,余晖和灯火一起把园区渲染得格外漂亮。
当天的灯火里,有一座舞台格外特殊。其7米长的灯带全部由“人力发电”点亮——在园区中央,铺着特制的绿色发电地板,往来的阿里员工在上面蹦蹦跳跳手舞足蹈之间,就能产生电能。员工在地板上行走跳跃活动时,平均每人能产生0.1~0.5瓦的电能,并被储存在蓄电装置中。连续踩踏1小时,产生的电能可以使小功率的灯光设备持续点亮超过24小时。
这是阿里巴巴为今年奥林匹克日策划的活动,号召所有的员工“为地球绿动”。当天,总共80块60厘米见方的发电地板,在园区内摆放了1小时,吸引了百余人次参与运动发电,产生的电能能让30瓦的电灯亮3天。
阿里巴巴员工楚琨觉得,对于偌大的园区,这些电量微不足道,但对于乐在其中的人们,这种体验带来的积极信号颇有意义。事实上,每年6月23日奥林匹克日,阿里巴巴都会进行类似的尝试,其背后更具系统性的绿色实践,则已成为阿里的日常。此公司和它的二十多万名员工,希望这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成为全社会的日常。
“脚底蕴含着人类个体无穷的力量,每一次起步伸腿,让你站稳脚跟的摩擦力、压力、阻力、风力、水力都在产生能量,其多寡取决于从脚底心传达至天灵盖的麻痹感大小。”大约一个月前,楚琨第一次在公司内网上看到这段文案,他的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
“通过摩擦,一些电子失去了,一些电子被获得了,正负电子摩擦起电,输出成为可利用的电能。脚底板发电就能成为可能。”文案继续写道。
这段充满极客味儿的描述,让楚琨意识到,今年的“623”,可能会“很酷”。
2017年阿里巴巴成为奥林匹克全球伙伴后,每年6月23日的国际奥林匹克日就变成了“阿里巴巴运动日”。阿里巴巴会在当天倡导员工运动,推广健康的生活理念。
2019年623“全民开动”公益跑,线,“保持强大”中国奥运选手在线加油会,号召全民为中国备战选手加油;2021年623,阿里巴巴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机构发起的北京冬奥文化公益平台正式上线,并同时启动了冬奥公益“蓝色跑道”活动。
楚琨回忆说,每年的623活动都是企业内部热点,不仅很减压,久而久之,还确实调动起了大家的运动热情。而这一次,623更多了一层“绿色”的概念。
地板发电第一次被公众广泛关注,要追溯到15年前。2007年7月7日,数万名荷兰人在韦斯特加斯公园参加历时24小时的“舞蹈马拉松”,两人一组轮流在发电地板上接力跳舞。当时,每两人在一块发电地板上跳舞时产生的能量约为5至10瓦,可以短暂点亮安装在地板表面的内置式二极管电灯。跳的时间越长越用力,灯就越亮。
2013年,类似技术出现在了巴黎马拉松的赛道上。人们用专门的瓷砖来捕获跑步者动能,将之转换成电能,持续为路灯供电。而这些发电瓷砖,也被应用于里约热内卢一个贫民窟的足球场,驱动照明系统,让孩子们可以在夜间踢球玩耍。
曜葵是阿里巴巴的员工,一名健身运动爱好者,也是这次地板发电活动的发起人之一。
发电地板的原理并不复杂,但国内并没有成熟的技术,曜葵和小伙伴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根据现有资料从零开始。他们很快意识到,这个看似简单快乐的“小项目”,至少隐藏了两三个需要反复实验的技术点。“怎么用储能点亮一个灯泡,装置在户外如何防水,地板的材质,这样一些问题都要一直实验,才能确保每一平方米都‘电力满满’。”曜葵说,整个装置的螺丝、电路、布局、互动全都是从无到有一点点建立起来的,最终他们用不到一个月时间,终于把这块发电地板做了出来。
6月23日当天,当地板铺在园区中央,看到人来人往欢声笑语之间,电力一点点蓄积起来,曜葵觉得,这是科技对“绿色奥运”最好的呼应。对于无数和他一样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绿色体验”。
大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奥运会的环境和健康计划渐渐登上大舞台,奥运开始有了更多的“绿色”。
1972年,慕尼黑夏季奥运会提出了“健康环境中的健康比赛”的口号,要求各国奥委会在国内的奥林匹克公园内种植灌木。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结束后,自行车场馆被改造成了动物园、植物园和水族馆综合体,是2500种动物和800种植物的新家。
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的报道显示,“冰立方”使用了先进的原材料和技术,减少高达30%的能源消耗。报道还显示,北京冬奥会的四个冰场均使用了创新的天然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每年可减少相当于3900辆汽车的碳排放,将碳排放量降至接近零。
2017年,阿里巴巴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为奥运会提供官方云计算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并且成为奥林匹克频道的创始合作伙伴。
这一领域同样蕴含着极大的绿色潜力。在阿里巴巴的努力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被认为是百年奥运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云上奥运”,核心信息系统实现了100%上云,奥运也首次由云计算替代传统机房来承载组织和运营。这不仅提升了效率和体验,也节约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
相比传统机房,位于张北的冬奥云数据中心建造之初就考虑了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年均气温仅为2.6℃,最冷气温达-40℃。凭借自然风冷,每年只有约15天需要用传统制冷模式,大幅度的降低了空调系统的电力消耗,加上浸没式液冷、智能调温等技术,实现了100%无机械制冷,将热能耗降低至 70%以上。北京冬奥的云数据中心也是国内第一个年能耗比低于1.2的用电效率典范,每年可节约标煤8万吨,相当于种了400万棵树木。
而这些机房,本身也是由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色电力所驱动的。张北的风,不仅点亮了北京的灯火,也带来了绿色的“云上奥运”。
在楚琨看来,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了阿里园区里众多小伙伴的日常习惯。
“比起坐电梯,我们更喜欢爬楼梯。”楚琨介绍。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内部的爬楼梯活动开始以来,阿里人累计爬楼梯55万次。
双面打印也成为阿里人标准的工作习惯。统计显示,2021年9月30日至2022年5月31日,阿里人在工作中累计双面打印48万次。在同样的统计时段中,阿里人累计随手关灯17.5万次,累计“光盘”7万次,相当于减少了900斤垃圾的产生。
阿里巴巴公众号也正在鼓励大家做这些“小事”,因为它并不小——“1次随手关灯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制造3个塑料袋产生的碳排放;爬3层楼梯、或回收1个纸箱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制造13个塑料袋产生的碳排放……”
《2021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显示,2020年,阿里巴巴总温室气体排放为951.4万吨,包括阿里巴巴实体控制范围以内的排放、运营耗电所产生的排放及价值链上下游间接产生的排放三部分。
他们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做好绿色阿里巴巴,这一部分将主要是通过电气化和智能化、提效减排、能源转型、碳抵消和碳消除这四种减排路径来达成。同样,他们也承诺在2030年之前协同上下游价值链,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降低50%,做强绿色价值链。而云计算要率先实现碳中和,具体包括云计算的提效和能源转型、综合物流减碳、可持续采购以及推动员工和消费的人绿色选择等。
除此之外,他们还希望做大绿色生态,通过助力消费者和企业,激发更大的社会参与,到2035年,带动生态累计减碳15亿吨。
“作为数字技术驱动下循环经济的建设者,生态伙伴协同、共赴绿色进程,存在广泛的创新空间。”在《2021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中,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如此写道。
通过大大小小的实践,阿里正在向员工、用户和民众,传播环保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在楚琨看来,即便是阿里这样规模的企业,其力量也是有限的,“但更重要的是,能唤起更多的人,让他们意识到,你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有意义的。”
在阿里巴巴内部,有不少针对员工的软件,以激励的方式,引导、鼓励每一个阿里人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地球更友好的低碳行为。2021年9月30日至2022年3月31日,超过10万阿里人参与“有心”系统的减碳行动;整个2021年,超过90万人次使用“欢行”系统结伴打车。
此外,科技也正在催生更多的绿色场景。比如,在阿里的多个园区,智能的AI大脑会根据入园人数,对应照明、空调乃至食堂餐量进行科学预估,减少浪费。
“内部挖潜”的同时,阿里巴巴也在动员自身庞大的生态,号召全社会参与到绿色的生活中来。参与者经济的活水,正在快速涌入。
减碳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双11,天猫首次设立绿色会场,让绿色供需彼此对接,菜鸟“回箱计划”覆盖8.7万家菜鸟驿站,480万消费者去参加了;高德与北京交通委一起推出“MaaS”平台,引导用户使用公交、地铁、骑车等绿色方式出行,已累计激励绿色出行42亿人次;闲鱼作为世界最大的闲置消费市场,每天有超过100万件商品成交……
楚琨觉得,623奥林匹克日的活动只是阿里人一次新的“碳索”和尝试,未来他们会用更多数字技术推动绿色自身、绿色云计算、绿色生态的建设。
曜葵甚至开始畅想,在不久的将来,发电地板这样的装置或许会真正进入家庭,成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它会帮助每个人更多地运动和节能,逐步演化出更健康、更环保、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你不知道哪个小技术,就会改变世界。就像一开始也没有人想到,日常的走路计步,真的能让戈壁滩长出一片片森林。”